网球双打没必要存在了?但它开启了我们的“金花时代”啊


  

网球双打没必要存在了?但它开启了我们的“金花时代”啊

  选手能力弱、比赛观赏性不强让双打比赛的存在饱受质疑,在网坛有许多选手选择双打仅仅是因为不能适应单打的节奏。

  本次网坛年终总决赛,穆雷与德约科维奇的男单世界第一之争无疑是最大的看点。然而,鲜有人关注的男双年终第一归属也即将在伦敦揭晓。

  巧合的是,两个穆雷都是本次王位争夺战的主角。一个是男单世界排名第一的安迪·穆雷,而另一个则是他的哥哥,男双世界第二的杰米·穆雷。

  在网球双打比赛中,最著名的就是美国的布莱恩兄弟。这对网球双打的金满贯组合曾四次获得年终总决赛冠军,但他们取得的成就却与知名度成反比。

  因收视率太低,双打选手的比赛几乎很少在电视台转播,就算在现场也鲜有观众能坐在看台认真看完他们的比赛,这也让双打的商业价值不断贬值。

  不被重视的另一个体现则是双打选手的奖金过低。在大满贯比赛中,男女单打选手已基本实现了同工同酬,但是双打选手的获奖金却低的令人咋舌。

  在2013年的温网比赛中,获得女子双打冠军的彭帅获得15万英镑的奖金,而李娜闯入8强就可以拿到20.5万英镑,而温网女单冠军的奖金则达到160万英镑。

  曾参加过2005年上海大师杯的瑞典双打球员比约克也认为自己和搭档总是被忽视,“看看赛程就知道了,我们的比赛都放在垃圾时间。”

  对于网球双打的尴尬处境,网球名宿麦肯罗在三年前就曾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——取消双打比赛。

  “如果取消双打比赛,并将那些奖金提供给排名在200-1000的单打球员,会对网坛更有益。”

  麦肯罗说现在的双打球员能力太差,不具备打单打比赛的能力。因为他们总是善于网前截击,在底线和相持方面的都有所欠缺。

  麦肯罗所提出的问题也与舆论关于双打比赛的看法不谋而合:观赏性太差,一两拍就可以结束战斗,缺乏战术的变化。

  虽然纳达尔、德约科维奇、费德勒、小威等网坛顶尖选手也常常搭档参加双打比赛。然而,他们大多都是借双打比赛来提高自己单打的技术水平。

  “在单打前进行一场双打比赛能够帮助我,”纳达尔曾经解释了自己打双打的原因,“双打是一个提高你单打整体实力很好的练习方法。”

  双打选手能力不够、单打选手打双打又“动机不纯”,再加上观众关注度不高、市场价值不大、双打比赛看上去已经病入膏肓。

  但是,双打曾是网球改革的“急先锋”,它曾在规则和技术方面都率先做出了尝试。

  网球比赛动辄2到3个小时的时长让这项运动遭遇到了市场的考验。为了能更好的适合电视转播,并迎合年轻一代的观赛需求,网球改革的声音一直不绝于耳。

  当单打比赛还在为是否改为“无占先”和“抢十”吵得不可开交时,双打则早在几年前年就已经开始发生改变。

  双打比赛从2005年开始在不同级别的比赛中尝试取消“占先”。为了有效的缩短比赛时间,ATP规定分与分之间不能超过25秒,而在决胜盘中则采用“抢十”。

  而网球双打在中国也扮演着“探路者”的决赛,它不仅开启了“金花时代”,也是中国网球运动率先取得成绩的突破口。

  “我们不会轻易退缩,让他们把这项运动取消。”布莱恩兄弟中的哥哥迈克·布莱恩说,“但ATP告诉我们需要变通,通过修改双打比赛的一些规则条例,做出妥协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