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前突然住院错过奥运会成他终生遗憾


  2001年7月13日,北京。“芝俊,你看,成了!我们国家要办奥运了!”指着电视里萨马兰奇的身影,声音里带着一种久违的、发自肺腑的激动,他转头对老伴韩芝俊说:“这下,我可得好好保重身体,怎么着也得活到2008年,亲眼去看看!”

  这句朴实无华的话,开启了一位老人长达七年的期盼。对当时的国人而言,2008年北京奥运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,更是百年梦想的实现,是国家历经风雨、走向复兴的最好证明。而对于这位曾站在时代潮头的领导人来说,这份情感或许更为复杂和深沉。他亲历了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百废待兴,也见证了改革开放后的波澜壮阔,能在家门口看到奥运圣火点燃,这本身就是对他那一代人奋斗付出的最好告慰。

  自从1981年主动辞去领导职务后,的生活便归于平静。他住进了北京西皇城根南街九号的那个院子,过上了寻常百姓的日子。院子不大,但他亲手搭起了葡萄架,精心侍弄。每年夏末秋初,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挂满藤蔓,成了院里最动人的风景。他总是把最好的葡萄分给身边的工作人员、警卫战士,看着大家品尝他亲手种下的甜蜜,脸上总是挂着满足的笑容。这葡萄,仿佛是他晚年恬淡心境的一种写照。

  有意思的是,这份甜蜜很快就成了他一个小小的“遗憾”。随着年岁增长,他患上了糖尿病,医生再三叮嘱,葡萄糖分太高,不能再吃了。于是,每年葡萄成熟时,他只能看着满架的硕果,自己却浅尝辄止,那份想吃而不能吃的无奈,也算是生活中的一点小插曲。然而,跟另一个即将到来的巨大遗憾相比,这点关于口腹之欲的怅然,就显得微不足道了。

  从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那天起,“活到2008年看奥运”,就成了给自己定下的一个硬指标。他严格遵从医嘱,积极配合治疗,身体状况也时好时坏地维持着。家里人为了让他高兴,早早买来了奥运吉祥物“福娃”,五个可爱的娃娃被他郑重地摆在客厅最显眼的位置,仿佛在时刻提醒着他,那个举国欢庆的日子越来越近了。他的期盼,早已融入了每日的生活点滴之中。

  时间终于来到了2008年的夏天。北京城的大街小巷,奥运气氛日渐浓厚,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自豪与期待。七月底,的身体状况一度好转,他坚持办理了出院手续,回到了熟悉的九号院。他告诉孩子们,一定要弄到票,全家一起去看开幕式的彩排。对他而言,这不仅仅是一场演出,更是七年等待的终点,是一个承诺的兑现。

  8月2日,司机朱春华终于把开幕式彩排的门票送到了他手上。那是一张多么珍贵的门票啊!把它拿在手里,翻来覆去地看,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了孩子般的兴奋。他小心翼翼地把票放进口袋,贴身放好,仿佛揣着一件稀世珍宝。全家人都沉浸在喜悦之中,准备着两天后的“鸟巢之行”。

  然而,命运似乎总爱在最关键的时刻开一个残酷的玩笑。就在当天晚饭后,的病情突然急转直下,再度被紧急送往医院。经过医生几个小时的全力抢救,他才从昏迷中清醒过来。这一次,他心里彻底明白了,自己的身体,恐怕再也支撑不到他走出医院,去往那个心心念念的体育场了。他颤抖着手,从口袋里掏出那张被体温捂热的门票,递给家人,用尽力气说:“你们……替我去看看吧,回来告诉我……我太老了,去不了了。”话语中的落寞与不甘,闻者心碎。

  8月8日晚8点,当绚烂的烟花在“鸟巢”上空绽放,当《歌唱祖国》的旋律响彻北京的夜空,当李宁飞天点燃主火炬,整个中国都为之沸腾。而在几公里外的医院病房里,却再次陷入了深度昏迷。窗外的喧嚣与喝彩,他再也听不见,那场他期盼了七年的盛大典礼,终究是隔着一道无法逾越的墙。

  奥运会的圣火还在熊熊燃烧,各项赛事激战正酣。8月20日,就在北京奥运会闭幕前的第四天,的心脏停止了跳动,享年87岁。他最终没能等到奥运会闭幕,带着这份巨大的遗憾,永远地离开了他深爱一生的国家和人民。

  世事总有诸多无奈。一位曾经的国家领导人,在生命的最后岁月里,最大的心愿竟是如此朴素——像一个普通老百姓一样,亲眼看一次在家门口举办的奥运会。这个愿望近在咫尺,门票已经握在手中,却终究失之交臂。那张薄薄的门票,承载的不仅仅是一场盛会的入场资格,更是一位老人七年的执着等待,和他对这个国家跨越世纪的深情。这份未能圆满的期盼,或许也正是那段辉煌历史背后,一抹令人无限唏嘘的、属于个人的注脚。

  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  在应急车道换备胎被扣12分,车主问交警:爆胎都不算应急?交警:你得知道规定才行!-1

  混血快餐小泽玛利亚:从暗黑女神到烤肉西施的魔幻漂流

  河南27岁卖货女孩带村里46名老人游郑州,村民:她人品相当好,大家都很信任她

  佛山防疫奇观:楼顶绿化必须彻底根除才能防蚊抗疫,有科学依据和法理支持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