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1加拿大:顶住压力拉塞尔首次获胜!迈凯伦内斗双车未上领奖台


  作为大赛周的压轴赛事,本场决赛在6月15日14:00(北京时间16日02:00)如期展开。尽管起跑顺位以排位赛成绩为准,但由于赛前出现一系列变化,部分车手的起跑位置被调整。哈贾尔因在Q1环节中不当阻挡塞恩斯,被罚退三个名次;而角田裕毅则因第三节练习中的红旗违规,遭遇了退后10位的重罚。此外,由于动力单元零部件更换,排位赛表现不佳的劳森与加斯利也只能从维修区起步。这样一来,起跑阵容产生了不小的变化。

  比赛当天,蒙特利尔的气温保持在摄氏23度,赛道温度接近49度,阳光灿烂,天气对轮胎的考验十分严峻。考虑到C6软胎的耐用性和不确定性,各车手决定以中性胎或硬胎作为起跑轮胎,而全场70圈的比赛至少要进行一次换胎,这使得赛事更加充满变数。

  比赛一开始,拉塞尔和维斯塔潘稳稳占据前两位,保持了排位赛的优势。安东内利则在起步后迅速超越皮亚斯特里,晋升至第三,形成了梅赛德斯两车夹击维斯塔潘的局面。车队中段则因为阿尔本被逼出赛道,霍肯伯格和哈贾尔因此排名上升。

  经过开局的一番拼搏后,各车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开。由于赛车性能差异和车手们不愿在尾流中受到长时间干扰,前两名的拉塞尔和维斯塔潘迅速将单圈速度提升至1分15秒级别,并在第五圈结束时与安东内利的差距达到了2秒。然而,安东内利表现出了出色的追赶能力,慢慢逼近,并在第11圈时再次缩小与维斯塔潘的差距,重新进入1秒内。

  随着轮胎磨损速度超出预期,安东内利的压力越来越大,维斯塔潘果断在第13圈开启了本场比赛的首波进站。梅赛德斯车队紧急反应,安排拉塞尔和安东内利在随后的两圈内入站,确保了三位车手之间的相对位置不变。但随着进站后的追赶潮涌,维斯塔潘和安东内利之间的差距在一段时间后出现了反而扩大趋势。

  赛程进入第25圈时,斯特罗尔开启了硬胎起跑车手的进站窗口。随着进站潮的来临,勒克莱尔由第5位跃升至第二,但不久后便被拉塞尔赶超。拉塞尔借助DRS系统成功超越了勒克莱尔,并在第30圈时,诺里斯在领先后终于进站,换上了预计可能会用到比赛结束的中性胎。

  这一进站动作将拉塞尔、维斯塔潘、安东内利与皮亚斯特里的顺位重新带回开赛后的状态,但在此之后,车队之间的差距再次被拉开。诺里斯则通过灵活运用策略,在进站后顺利超越,升至第五名,这一波操作让法拉利车队感到困惑,对其策略组的决策产生了质疑。

  安东内利在第37圈终于追上维斯塔潘,这一时刻成为比赛的关键。维斯塔潘随即进入第二波进站窗口,而梅赛德斯车队则迅速让安东内利完成了第二次进站,确保了拉塞尔能够在无压力的情况下稳居自己原本的位置。在第44圈时,拉塞尔顺利完成第二次进站,赛程也进入了全程的2/3阶段。

  随着比赛推进,第48圈时,阿尔本的赛车发生故障并触发黄旗,尽管如此,阿尔本迅速将赛车驶进维修通道,退赛并未对赛道局势产生太大影响。随后,博托莱托决定进站,这一举动给决定采用一停战术的奥康、塞恩斯和角田等车手带来了巨大的决策压力。

  麦克拉伦车队的两位车手在赛场上开始了追击。在阿尔本退赛后,他们试图利用较轻的油量和较快的速度展开反攻,这也让前五名车手在第55圈结束时的差距缩小至仅7秒,而安东内利的颁奖台位置变得岌岌可危。

  随着第60圈,诺里斯与皮亚斯特里的差距仅剩1秒,迈凯伦车队的策略也出现了新的悬念。然而,皮亚斯特里加速提升自己的速度,进一步加大了安东内利的压力。

  但在第67圈,迈凯伦车队遇到了意外的打击:诺里斯在尝试超越皮亚斯特里时撞上了护墙并退赛,同时,安全车出动,这一事件直接决定了比赛的最终走向。虽然诺里斯承认了自己的失误,但两位麦克拉伦车手未来的互动将成为赛季的一个热议话题。

  最终,拉塞尔顶住了维斯塔潘的压力,拿下了本赛季的首个胜利,而安东内利则稳住了自己的位置,成功登上个人生涯的第一次颁奖台,成为历史上第三位在18岁时登上领奖台的车手。梅赛德斯车队成为此次大赛的最大赢家,而麦克拉伦车队则未能如愿站上领奖台。

  皮亚斯特里的赛车虽然在与诺里斯的碰撞中受损,但依然保持了第四名,其他积分圈成员依次为勒克莱尔、汉密尔顿、阿隆索、霍肯伯格、奥康和塞恩斯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